伊朗:西方會完成這項工作嗎?

202579

https://worldisraelnews.com/iran-will-the-west-finish-the-job/


2013
418日,伊朗首都德黑蘭郊外,慶祝建軍節的閱兵式上,一枚亞瑟飛彈在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肖像前展示。(美聯社/Vahid Salemi,資料圖)

伊朗的策略不僅僅是欺騙;它是一種精心設計的升級,旨在迫使對方讓步,然後短暫降級,以暫時緩解國際壓力。

作者:阿明沙裡菲(Amin Sharifi),蓋特斯通研究所

伊朗暫停與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的合作並非轉捩點。一切如常。德黑蘭數十年來的戰略——否認、拖延、欺騙——仍在繼續,西方仍然拒絕承認其本質:緩慢推進核能力建設。

一些評論員現在警告稱,伊朗已暫停合作,並可能最終尋求開發核彈,彷彿這還沒有發生似的。伊朗幾十年來一直在尋求研發核武器,從未停止過。

伊朗秘密啟動和發展其核計劃,多年來一直對世界撒謊。它一有機會就屢屢違反協議,突破國際界限。

它在納坦茲和福爾多建造了秘密設施,將離心機埋在地下深處,並將鈾濃縮到更高水平,同時誤導國際檢查人員。

即使核查人員獲準進入,伊朗的披露充其量只是部分訊息,其合作也只是選擇性的。每一項所謂的「協議」都只是「暫停」按鈕,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停止。

真主黨批評以色列攻擊伊朗,但表示不會加入戰鬥

伊朗多次阻撓核查、切斷監視或驅逐國際觀察員。這很有效。

伊朗的策略不僅僅是欺騙;它是一種精心設計的升級,旨在迫使對方讓步,然後短暫降級,以暫時緩解國際壓力。

西方外交官迫切希望避免局勢升級,因此總是匆匆坐到談判桌前——而伊朗卻因此贏得了更多時間。

有人認為外交途徑仍是最佳出路。然而,數十年的談判只帶來了暫時的停頓,而伊朗卻一步步推進。制裁一次次被實施、解除、重新實施,甚至被繞過。

空襲破壞了相關設施,但顯然並未永久摧毀這些設施,也未能摧毀伊朗可能已分散在多個秘密地點的庫存。迄今為止,威懾手段未能阻止伊朗繼續推動核子計畫。

國際原子能總署認為,任何豐度超過20%的物質都可用於製造武器。2023年,國際原子能總署報告稱,鈾顆粒豐度已達83.7%,接近武器級的90%

2025年初,伊朗將擁有約408公斤濃縮度為60%的鈾庫存,足以製造九枚核彈。

一個多年來一直推行核計劃的政權在發動襲擊之前會將其核庫存轉移到多個地點,以使其難以追踪,這是有道理的。

透過暫停與國際原子能總署的合作,伊朗顯然想利用這一局勢,並將此舉描述為對其所謂的「西方挑釁」的直接回應。

伊朗襲擊後,以色列準備關閉兩個天然氣鑽井平台

德黑蘭似乎想讓西方民眾相信,這項措施是被動的,而非經過深思熟慮的,彷彿伊朗一直樂於合作,直到西方被逼得太緊。然而,伊朗的核子計畫並非迫於壓力而啟動的,而是秘密啟動的。

伊朗想要的很明確:核彈。其領導人已經暗示了這一點。

無論是透過談判還是反抗,最終都會走向同一個結局。伊朗的野心根植於其政權的信條——輸出革命,正如阿亞圖拉·魯霍拉·霍梅尼所言:

「我們要把我們的革命輸出到全世界。直到『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的呼聲響徹全世界,鬥爭才會停止。」

他顯然指的是毀滅在他看來腐敗、異教的整個西方文明,包括大撒旦──美國。而小撒旦──以色列,似乎正擋著道。

迄今為止,以色列透過承擔這場對抗的直接成本(包括反覆的代理人戰爭、飛彈襲擊和持續的毀滅威脅)來遏制了伊朗的野心。

問題不在於伊朗「暫停合作」,而在於西方國家始終把伊朗的每一步都當成是一場新的危機,只要有足夠的外交努力,就能扭轉局面。

哈馬斯為伊朗辯護,稱伊朗為支持加沙恐怖分子「付出代價」

同時,伊朗繼續推進,利用談判作為盾牌,為每一步爭取時間。

任何具有基本模式認知的人都會同意:伊朗不會停止,外交手段極不可能找到一個嚴肅的、長期的解決方案。

四十六年的制裁、嚇阻和核查均告失敗。政權更迭似乎是唯一現實的解決方案。許多伊朗人仍在冒著生命危險要求實現這一目標,大多數伊朗鄰國也樂見其成,而更廣泛的國際社會最終也將從中受益。

伊朗今天暫停合作,只是一個冗長而熟悉的設計中的下一步。唯一的問題是,西方國家最終是否能團結一致,在伊朗重建、恢復並重新邁向原子彈之前結束這個怪誕的循環。